內容源自 西部網、華商網-華商報
11月3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據悉,在今年的藥品安全專項整治中,全省已查處違法貨值金額合計1629.1萬元,罰沒款合計3280.3萬元。同時嚴抓疫情防控期間的藥品和新冠疫苗流通使用監管。
截至9月底 全省查處“兩品一械”一般程序案件共1539件
2022年是“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年”,從今年2月初至11月底,全省開展為期10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針對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以嚴厲打擊制售假藥劣藥、違法生產中藥飲片、網絡非法銷售為重點。
截至9月30日,全省查處“兩品一械”(藥品、化妝品及醫療器械)一般程序案件共1539件,違法貨值金額合計1629.1萬元,罰沒款合計3280.3萬元,處罰到人14人次,其中大案要案7件。
省藥監局與公安機關召開假藥認定會,出具認定意見143份,涉及假藥982批次。加強企業風險分級管理、信用等級管理、“黑名單”管理和多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今后,將督促縣、區抓緊建立集中打擊整治危害藥品安全違法犯罪工作機制,以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藥品、中藥飲片、疫情防控產品、集采中選產品、兒童及特殊化妝品等為重點,突出農村、城鄉結合部等區域,全面排查藥品風險隱患,持續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對制售、假劣藥品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予以打擊。
全省共監督檢查零售藥店140425家次 對醫用防護企業全覆蓋監督檢查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陜西疫情一直處于反復階段,陜西省藥監局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期間的藥品和新冠疫苗流通使用監管工作。
強化“五類藥品”的管控。零售藥店是重要的“哨點”陣地,是體現“早發現”的重要方式。督促零售藥店嚴格使用好“陜藥通”,落實“五類藥品”售買管控實名登記制度,充分發揮零售藥店“哨點”作用。
截至目前,全省共監督檢查零售藥店140425家次,其中,警告74家次,約談94家次,限期整改962家次,暫停營業325家次,移交稽查6家。
加強疫情防控藥械質量安全監管。對醫用防護產品在產企業、訂單式生產企業、承擔醫用防護物資儲備及向定點隔離酒店、醫療機構供應醫用口罩、防護服、額溫槍等醫用防護產品的企業開展了全覆蓋監督檢查,對存在可能嚴重影響產品質量風險的,及時采取控制措施。
確保新冠疫苗流通使用環節質量安全 支支可追溯
加強對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經營企業的監管。加大新冠疫苗監管力度。強化對疫苗配送企業、疾控機構、預防接種單位監督檢查,嚴查非法采購疫苗和疫苗非法流出,確保新冠疫苗流通使用環節質量安全并支支可追溯。
同時,將追溯監管系統向血液制品、特殊藥品、集采中選品種等重點品種和高風險品種延伸。
截至目前,共檢查疫苗配送單位6家次、疾控機構接種點844家,限期整改1家,警示約談1家,確保新冠疫苗流通使用環節質量安全。在保障藥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針對當地疫情防控實際,妥善解決好封控區、管控區群眾購藥難問題,督導零售藥店采取向社會公布24小時小時熱線服務電話、網絡訂購、送藥到小區等服務舉措,確保公眾疫情期間用藥安全、及時。
聲明:本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交流,本站不對文中觀點及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